叶菱一边说,叶茴就一边憋不住笑,叶初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 郭子衿却也不是个傻的,她今已经先胜一局,见韩静姝来了便不再下场,就驻马立在场边观看。 明端节,是她的生辰,这场赛马原本就是明各家贵女为她庆生的助兴前曲,她下场谁还非得抢她的风头赢她,她不下场,场上争夺反倒更烈了。 韩静姝年纪是小,奈何她骑术不错,赛马场上只见她小小人儿骑着那匹枣红马毫不示弱,紧跟队伍,隐隐还有要领先的趋势。 郭子衿啜饮着丫鬟递来的茶水心中叹气,这些人呀,跟个小孩子认什么真。 御史中丞的孙女王姒刚才吃了瘪,这会儿心中气不顺,便跟在郭子衿身边说道:“县主,宣平侯府的三少夫人跟您不是亲戚吗,场上这个小姑娘是他们府里哪一房所出的?” 郭子衿道:“她正是我姨母所生的长女。” “哎呀,原来是县主的表妹。” 王姒总不好在县主面前说人家表妹的坏话,再说宣平侯府虽然远在边关,可也不那么好惹,只好作罢了,便提起了叶初。王姒笑道:“刚才跟她一起的女子也不知是哪家的,从来没见过。说起来县主可能不信,那女子跟县主长得竟有几分相似。” 郭子衿一愣,忙问道:“什么女子?” 王姒和粉衣的赵锦娘便细细说起刚才的事情,赵锦娘也说道:“那女子当真跟县主长得很像。” 王姒道:“眉眼有些像,只不过有些不懂礼数,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跟县主这般端庄贵气的通身气派教养自然不能比。县主知道是哪家的吗,她跟您的表妹似乎很。” 郭子衿听到这一番描述,知道是前几遇到的骑小马、戴帷帽的女子。 她望着场上的韩静姝,半晌回过神来说道:“可能是姨母娘家族中的什么亲戚吧,那也算是我母亲娘家的亲戚了。” 王姒笑道:“怪不得有几分像县主呢。叶家如今不在京中,想来是哪个来投奔韩夫人的远亲。” *?*?* 郭子衿回到王府别院,郭珩闻讯就过来找她。 郭遇几年来拘在京城,这几到了郢山终于有了放松肆意的机会,自从来了以后整在郢山北麓的围场纵马打猎,好几都没看见人了。郭珩留在家中给郭子衿办明庆生的事项,跟她说忠王今晚间应当能赶回来,明在家中为她过生辰,过端节。 郭子衿答应着,便跟郭珩说起今的事情,说她遇到一个长得跟她很像的女子。 “我没亲眼见到,王婗和赵锦娘都说有些像。” “我倒是没遇见过。”郭珩思忖道,“你说她是叶家同族的亲戚?” 郭子衿道:“应该是,她两次都跟韩静姝在一起,韩静姝称呼她叶姐姐。以前在京城没见过这人,也就是这两回在行不巧遇见的,估计是姨母回京后才来投奔的吧。她家中像是还有个哥哥。” “叶家的人我差不多都知道,没听说过这么一对兄妹啊。”郭珩道,“你没问问韩静姝?” “韩静姝一个小孩子,跟我也不亲近,我问了她也说不出个什么来。”郭子衿轻叹一口气,默了默说道,“姨母怕是有些不待见我,回京后我邀过她几次她也没来过,如今她来了别院,我前送了帖子要去拜访,她也拒了。” 郭珩说道:“妹妹你贵为忠王府的县主,品级比宣平侯夫人都高了两级,她不主动来亲近你,你又不曾失了礼数,你索不要理她。这位韩夫人实在不开眼,两家同朝为官,同为武将,你那个姨夫又不是侯府世子,职位低微身份尴尬,不跟我们忠王府好好亲近巴结,往后还指望仰仗谁呢。” 郭子衿道:“不知怎么,我总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妹妹若介意,等我查一查就是了。” 郭珩道,“你如今不要理会这些小事,你也看见了,义父在京城过得拘束憋闷,这几来了郢山才稍稍放松一下,他的希望全都在你身上。如今朝野很多人都支持你为后,他楚家是太皇太后一系,皇帝必然忌讳,卫家基还浅,这两家依我之见不足为虑,皇后之位非你莫属。等你当上皇后,我们忠王府才能扬眉吐气,不枉义父一生戎马倥偬,为他大周的江山社稷立下了多少战功。” *?*?* 叶初骑着小马沿着南坡慢慢悠悠进了行,回到雨前斋,谢澹果然已经回来了,正坐在她院里树荫下的秋千上,把秋千当凳子坐。他手里拿着一卷书在翻看,十分闲适的样子。 江刚要上来,叶初忙做了个嘘声的手势,轻手轻脚走到谢澹身后,冷不丁地伸手一推。 奈何她人小力气小,谢澹腿又长,脚放在地上本不必用力,秋千晃了一晃就停住了,也没能吓他一跳。 “不好玩。”叶初噘嘴撒娇地想把他拉下来,叫他,“谁叫你长这么长的腿,你起来推我。” “还推呢,”谢澹扬起手里的书卷作势要敲她脑门,嗔道,“跑哪儿去了,吃饭都不知道回来。” “我跟韩静姝去采艾草了。我亲手用镰刀割下来的。”叶初向身后比了比,叶茴手里拿着一大束艾草。 她十分得意地叫叶茴,“叶茴,你去帮我找个瓶子上,明我们过节就不用割艾草了。对了哥哥,我们还看人家赛马了,那个长得像我的县主,还有好多别的人,好像都是各家的小姐们,韩静姝跑去跟她们赛马了。” “输了赢了?” “不知道。”叶初在铜盆里洗手洗脸,接过谢澹递来的帕子擦手,一边说道,“输了、赢了又不能怎么样,我就先回来了。” 谢澹心里反思了一下,他怎么把妹妹养得这么不争不抢,无无求的。 小姑娘说着卖乖的仰头看他,笑眯眯的。谢澹明白她那个意思,笑着嗔道:“那我是不是还得夸你先回来了?” 叶初嘻嘻笑,江过来说道:“姑娘,奴婢们这就传膳,您得先拿花敷敷脸,可不能这么马虎。” “不用了吧?” “那可不行,姑娘不要图省事。”江唠叨道,“姑娘底子白,脸皮子跟豆腐似的,可千万别晒伤了。” 叶初道:“今天半不的,没有太啊。” “没有太也会晒黑。”江一本正经道,叫小丫鬟们赶紧把提前冰着的花拿来。 小姑娘就躺到塌上,由着丫鬟给她敷了一脸清凉的花,一边絮絮叨叨跟谢澹讲赛马场上的事情。不知怎么,谢澹听了就忍不住光想发笑。 “笑什么呀,”叶初十分无辜地问道,“我说的不对吗,她要是说我骑术不好我也认了,可她凭什么说我的小马不好。” “咳,对……”谢澹握拳掩口咳嗽了一下,却没忍住哈哈笑了起来。 “我就知道你笑话我。”叶初指责地眼神看他。 “没有,没笑你。”谢澹面不改否认道,“你跟那些人赛什么马,京中那些个所谓的高门贵女,一个个眼高于顶、自命不凡,她们哪里会真的赛马,不过是装装样子,想显示自己有才华罢了。” “哦。”叶初受教地点点头。 暑热起了,厨房便会每多做几样凉菜。今送来的红油羊肚是谢澹的口味,而一道炝香菌子则是叶初的菜。 这时节新鲜的菌菇味道特别正,新采的菌子快速滑油至,拌匀特制的料汁,加上香葱、蒜末、香菜梗,热油一泼,放凉端上来,菌菇本身的醇厚香味和糖醋微辣的料汁香味织一起,配着荷叶饭吃上一口,鲜香微辣,口开胃,味道特别足。 叶初夏本来就不太吃荤菜,有这个菜她本就不想吃了。谢澹夹了一筷子麻油丝放到她碗里,小姑娘停下筷子看了看,乖乖吃掉了。 “明天想干什么?”谢澹问。 叶初:“我现在不想过生辰了,人长大了不好。” 谢澹道:“瞎说,人还能越长越小吗。” 叶初道:“哥哥,你带我上山去玩吧,你说话不算话,你说带我上山,来了七八天了你也没兑现。” 她给谢澹夹了一块牛,点着小脑袋说道:“食言而肥,哥哥,你要是胖成陈总管那样,可就不好看了。” “陈总管胖吗?” “他的脸太胖了,像个大白馒头。” 谢澹:……好吧。 刚到行不久,朝中重臣也都跟过来了,等于大周的权力中心完全移到了行这边,谢澹需要把相关事务先理顺,加上路上几耽误的政事,他这阵子确实有点忙。 “明天休沐了,我明天一整天什么也不干,带你上山。” 第49章 皇帝犯错 中向来有一些端的习俗规矩, 谢澹登基后对中一些节庆典宴饮没那么热衷,能免差不多都给他免了,但该有的礼俗还得有。 他原本端节这天也没打算干别的, 既然小姑娘要上山,谢澹下午就把一些端礼俗事项都处置好了。端节一早, 中要给宗亲、近臣赐粽子、香囊,给朝廷重臣赐扇,寓意“庶动清风, 以增美德”。 午膳后小憩片刻,谢澹便去了清凉殿, 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 明天一早他走他的, 御前和内廷自然会把这些有条不紊逐一落实。 以及明一早,按规矩还得到太皇太后里坐坐,问个安。不过下午太皇太后就先打发了淑妃来走一趟,照例是问端节怎么过。 太皇太后的意思, 就算不召宗亲宴饮, 不赛龙舟,行中除了他们祖孙两个, 也就还有淑妃、卫妃两个妃子, 家宴总得有的吧。 陈连江对淑妃娘娘的到来如临大敌,殷勤招待她在清凉殿外候着,皇帝差人传了话出来, 说请淑妃先回去,稍后他自会去跟太皇太后商量。 楚从婵对此已经习惯了。她进这么久了, 后无旨不得外出, 太皇太后隔一阵子就得找个什么理由打发她来御前走一趟, 有时有个正经理由,有时就只说太皇太后担心皇帝国事繁忙,使唤她来送个补汤,说几句“保重龙体”。 然后皇帝照例也不会见她,再说几句“谢皇祖母”之类的话,她就可以回去了。 楚从婵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卫妃卫临波,卫临波皮笑不笑地微微冲她福了福身:“臣妾见过淑妃娘娘。” 楚从婵停住脚,挑眉问道:“卫妃做什么去呀,本可提醒你一句,后无旨不得去御前,陛下降罪你自己担着。” “臣妾谢淑妃提醒。”卫临波依旧皮笑不笑地说道,“陛下召见,臣妾不敢不来。” 楚从婵一口气堵在心口,气冲冲走了。 卫临波跟身旁女说了一句:“她怎么还是沉不出气呀。”一路花枝招展地去了清凉殿。 谢澹召她来还真不光是为了气人,有正事的,问了些后的事务。他决定趁着行避暑,要放一部分女出。女放出的年龄惯例是二十五岁,谢澹以倡导后节俭、体恤民情为由,把这次的年龄降到了二十岁。 他登基后就几乎不过问后务,延始帝的时候后嫔妃无数,人也冗员,光是女宦官就多达万余人,谢澹处理冗员的方式就是卡住源头,逐渐消化。这几年中每年放出到年龄的女之外,除了少数新进来的奴籍的小女,就没有再采选良籍女,现有的女整体年龄层次偏大。 卫临波心中算了算,笑道:“陛下,要是二十岁都放出去,据我所知的数目,里现有的女可就去三四分了。” “那就这么办。端节后朕会下旨,此事你和楚从婵一同协理。” “遵旨。”卫临波心中啧了一声,要这么办,用不了几年,后人可就都换光了。尤其小女不堪用,这个年龄层次的往往都是得用的大女,这些人恰好是中能够说话办事的人。 “陛下,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谢澹头也不抬说道:“你去侧殿等一等,稍后朕要去太皇太后中请安,你陪朕一起。” 卫临波缩着脖子去了侧殿,悄声问陈连江:“陈公公,这阵子后又是什么事儿惹到陛下了?” “哎呦奴婢哪里知道啊,好像也没什么事儿呀。” 有些事儿就像一盘棋,皇帝眼里每个人都是棋子,陈连江琢磨着陛下最近棋路走得猛了点儿,大约是因为……姑娘在行? 皇帝这怕不是打算几年内把里整个儿清理轮换一遍吧。陈连江心里不啧了一声。 然而就算皇帝也不能算无遗策。 叶初闲来无事,午后读书的时候吃了几颗渍青梅,一时心血来,就跑去园子里摘梅子了。行的园林里种了不少梅树,冬看花夏观果,这时节树的梅子青黄半匀,叶茴最贪吃,决定多摘一些回去做腌梅子。 然后叶初站在梅林亭中望过去,便看见谢澹身边跟着一个穿绯衣裙的窈窕女子,一起穿过湖边的花石小径往后头去了。 谢澹这次只随身带了两名内侍,由卫临波陪着,从清凉殿穿过大半个行去往太皇太后的福宁殿。 叶初眯眼看了看,远远的瞧不清楚,但那个穿甘石衣袍、身形颀长的人千真万确是哥哥,再远她都能一眼认出来。 “那女子是谁呀?”叶初指着他们问叶茴。 叶茴看了看,头摇得像拨浪鼓:“不知道。”sZRUNfeNG.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