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们要请,那就要做村里最好的。 所以这几天两人可以说是进行了疯狂的购物。 大米白面,猪白酒,成堆成堆的往家里搬。 这些可是花了他们不少的银子。 转眼就到了请客这一天,吴军和翠华早早的就起了。 翠华刚刚生上火,院门口外就响起了敲门声。 “翠华,小军,你们起了吗?快来开门!”听这声音,原来是大娘他们来了。 正在厨房门口洗脸的吴军赶紧过去开了门。 冬的天儿一般都亮的晚,此刻的天还是黑的一片,没有一丝儿光亮。 吴军过去开了门,大伯、大娘、还有吴杏儿都站在院门外。 三人头上都戴着线帽子,由于路赶得远,帽子上早已沾染上了颗颗晶莹剔透的珠。 吴军抬眼望去,才发现原来夜里起了大雾,现在四野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除了自己面前,几步开外所有的一切都是雾蒙蒙的,看不真切。 一切都如此的如梦似幻。 这样的清晨总是异常寒冷,吴军心想,大伯他们这一路赶来,肯定定冻坏了。 他赶紧让出门口,请大伯他们进去。 进了院子,翠华早已将盆里上了热水,热腾腾的水蒸气在寒冷的天气里分外惹眼。 “大,大娘,杏儿,你们快过来洗把脸,暖和一下。”翠华站在厨房门口,冲门口进来的几人招招手。 三人解了严严实实裹在脖子上的围巾,取了手上的棉花手套,放在了门口的椅子上。 双手放进热腾腾的水里,真是太温暖了! 身上渐渐回了温,三人了外面是寒气的衣服,这才跟着吴军进了堂屋。 老太太的屋门还紧闭着,众人都小心翼翼的放轻了手脚,避免把老太太惊醒了。 为了节约时间,翠华直接擀了面条,她的手脚颇为麻利,不一会儿一碗碗冒着烟儿的苗条就端上了桌。 白花花的苗条配着昨晚吃剩的鱼汤,真是香气人。 不用多说,大伙儿拿起筷子就开动。 屋子里就只剩下大伙儿面条的呲溜声了。 吃完面条,大伙儿才觉身上的寒气终于驱散了,全身都热烘烘的,真是舒畅。 接下来,三个女人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吴军和大伯则开始处理翠华选出来的鸭和兔子。 朱荣看着面前堆在一起待宰的动物们,她有点儿心疼。 “我说翠华,你这荤菜是不是准备得太多了点?这又是又是鸭,还有这兔子和猪,真的有点太多了。基本上每桌有两个菜就算是不错了,咱要不再选些出来,留着卖点钱多好。” 翠华知道大娘这是为了自己好,她笑着对朱荣说到“大娘,你放心吧,阿军心里有数的。咱要请客,那就要做那最好的。这点儿东西也不算什么,反正大多数都是自己养的,也不费钱。” “咱还是快点把这些菜出来吧,不然待会儿阿军他们手上的清理出来了,咱三儿该忙不过来了。” 朱荣听了翠华的话,再没有多说什么,她知道,自己这柔柔弱弱的侄媳妇儿,心里有主意着呢。 坐在凳子上正在择菜的吴杏儿本不管翠华她们在说什么。 她现在是翠华让做什么,她就绝无二话立马行动。 本来嘛,小妹就得有小妹的觉悟嘛! 第90章 客来 吴军和大伯抬着装处理好的鸭盆子进了厨房,翠华指挥着两人将这大盆子放到了案台上。 把鸭宰成块儿备用这样的体力活,翠华肯定是当仁不让了。 厨房里顿时只剩下菜刀落在案板上的“哆哆”声了。 处理好了鸭,吴军和大伯拿起修房子剩下的砖块,开始在院子里垒起了灶台。 翠华说今天要做的菜太多,一个灶台肯定忙不过来,所以让吴军他们临时再搭一个。 其实这简易的灶台就是用砖块一层层的叠上去,围成一个圆形。然后相邻的两个砖块之间留一些空间,只有这样保证了空气的通,才能让中间的木柴得以充分的燃烧。 做好了灶台,吴军点了一把干草扔进去引火,然后将劈得小小的柴块儿也放进去,等到木柴燃起来了,再赶紧将买回的蜂窝煤扔进去。 翠华怕烧木柴的柴烟熏到院子里的客人,特意嘱咐吴军去买了蜂窝煤。 为买这蜂窝煤,吴军还气了好一阵呢。他觉得烧啥不是烧,何必花这冤枉钱。 哎,媳妇儿就是太心善了,见不得别人受苦。 他得好好照顾好媳妇儿,别改天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 院里的灶台生上了火。 吴军和大伯将厨房里放着的那口大铁锅搬了出来,放到了灶台上。 朱荣往铁锅里上水,翠华和吴杏儿把淘净的米掺进蒸笼里,然后把蒸笼放进了大铁锅。 天渐渐明亮起来,太慢慢的驱散了雾气,终于从云层后面了脸。 冬的太不像夏那般红通通的,有些泛着银白,这样的太并不刺眼。 看来,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 在众人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堂屋里传来了老太太的声音。 老太太起了,伸伸懒,她昨晚真是睡得太舒服了。 新棉絮又软又暖和,早上起她真是浑身都舒坦。 看着对门的房门大开着,她走过去看了看。 “咦?咋没人呢?这么早,人都跑哪儿去了?” 正在院子里忙活的吴军赶紧出声,“,我们在院子里呢,在外面。” 老太太从房间里出来,出了堂屋,就看见了正围在院子里忙活的众人。 “永年都来啦?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老太太理了理凌的头发,慢慢的下了石梯。 “妈,你起啦!我们想着小军他们俩人今儿怕是忙不过来,所以早早就来了。没打扰你休息吧?” 老太太一边盯着脚下的石梯,一边摆摆手。 吴永年赶紧起身,跑过去牵着老太太的手下了石梯。 “,不晚。您赶紧洗把脸,翠华把早饭给您温锅里呢!” 吴军背对着老太太在剐兔皮,他怕双手血淋淋的吓着她,于是只转过头说了一句。 老太太下了石梯,翠华已经在盆里好了热水。 老太太洗了脸,坐在门口的小几上吃起早饭来。 这时候,院门外传来“咚咚”的扣门声。 翠华走过去开了门,原来是大姐他们来了。 翠华拉起吴丽丽的手,眼睛笑得弯弯的,那高兴劲儿都快从脸上溢出来了。 “大姐、姐夫、伯母,你们来啦!快请屋里坐。” 吴丽丽也回握住翠华的手,这段时间她忙翠华也忙,她俩都好久没有腻歪在一起了。 翠华走后,那些新菜一推出,饭馆就更忙了,今天要不是因为翠华搬新家,陈老板说什么也不会放人。 吴军洗了手也赶紧出来客,毕竟今天是自己家办喜事,这主人家的礼节还是要做到嘛。 吴军也热情的招呼大伙儿进屋里坐,顺手接过方有量手里沉甸甸的包裹。 “姐夫你们也真是,来就来嘛,买这么多东西干嘛,真是太破费了。” “应该的,应该的。小军,你这新家可真是漂亮啊,姐夫祝你‘阖家幸福、吉宅兴旺’!” 方有量不停的四处打量,他心里对吴军的新家真是无比羡慕。 他和丽丽现在也是小有积蓄了,再等一段时间,他也计划把自己那家再好好休整一番了。 “那可就承了姐夫的吉言了,快进屋里坐。”吴军笑呵呵的受了方有量的恭贺,引着他往堂屋里走。 吴军将方有量领着在堂屋里坐下,给他倒上一杯茶,然后转身又回院子里干活去了。 方母进了院门,她直接朝着坐在小几边,正在吃早饭的老太太走了过去。 “老婶子,还在吃早饭呢?您可真是好福气呢,瞧瞧小军修这大房子,那可是一顶一的能干人咯!” 老太太最喜的就是别人夸她的大孙子了。她放下手里的筷子,乐呵呵的答话。 “是呀,我家小军现在可能干了,又修房子又做生意的,那可不是一顶一的厉害!对了,你吃早饭没有呀,要不我让翠华给你再做点?” “不用了,不用了。我们吃过早饭来的。咱两家人不讲这些客气。”方母拉过老太太的手,亲热的说到。 “好好好!”老太太也笑眯眯的,拉着方母的手回了她屋里。 翠华昨儿上镇里买回好多干果、糖、瓜子儿,就为着今天待客呢。 两个老太太坐在沿上,边嗑瓜子,边开始家长里短。 吴丽丽一进门也没闲着,套上围裙,挽起袖子就开干。 她的厨艺可是翠华手把手教的,今天刚好再拿出来,再过过老师的眼。 小院里一片声笑语,其乐融融。 这时候,紧闭的院门口突兀的响起了一阵敲门声。sZRuNFEng.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