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两手夹着笏板,出言讽道:“魏尚书跟一个后辈急什么?” 魏景升一甩袖子,“垂髫小儿口无遮拦,你不问罪她,转过来指摘我作甚!” “你对于一个后辈之言耿耿于怀,莫不是对号入座心虚了?” “你!”魏尚书气得官帽都在颤抖,你了半天,说不出下文。而礼部尚书依旧是一副看热闹的松懈,他对于魏尚书愤恨的眼神选择回避,闭上了眼。 还不忘再补一句,“只会甩袖子,谁不会啊。”说完后礼部尚书唰唰甩了两下。 魏景升气得就差把笏板砸礼部尚书脸上了。 开和帝虽然见惯了礼部尚书同魏景升掐架,但还是得劝劝,“诸位卿,不要伤了和气,既然此事争议很大,那便稍……” 太后脸一变,她提醒道:“陛下忘了吗?御史台下面少了点人。” 开和帝:“……” “陛下,御史台确实是正值缺人之际。”御史中丞顾行知出列上奏。 开和帝沉片刻后,“既是顾卿那边缺人,那沈姑娘便跟着去御史台。” 宣王见御史中丞顾行知都直接出来抢人了,他可不能任由事态如此发展下去,“陛下,御史台肩负监察重任,沈姑娘初来乍到恐应接不来。” 太后劝道:“沈婳方才一番言语,全显得口齿伶俐,不去御史台办事倒委屈了。” 在御史台做官确实要有一副好口才,不然你拿着证据检举了官员,嘴上说不清楚,脑子也跟不上,到时候反被倒打一耙,给自己气出个病,全是不值。 既然太后都发话了,开和帝也有了明确的指令,他轻咳一声,“兹有忠诚正直之人,汝川长亭山民女沈婳,才智过人,宜承重任,朕承慈命,特封为巡按御史。” 沈婳听完浑身发麻,她好像憋了好久的一口气终于上来。她提起声音,所说回在殿内,“臣沈婳,谢过陛下隆恩!” 她没想到自己得官名来的如此之快,她的第一步成功了。虽然是个七品,但至少她闯进了那道门槛,只要她进了官场,以后的事情可以慢慢图谋。 祁珩神忧郁,瞥向沈婳,不知在忧虑什么。同样的宣王也是这副表情看着她,沈婳被两道幽幽的目光锁定,她左右看去,一时不解其意。 开和帝一声令下,众人皆退出来,准备出。 沈婳一步一步走在殿前的台阶上,“沈姑娘停步。”沈婳闻言回身,见到了个不曾认识的人,但刚才朝上也有印象,是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顾行知看起来也是正风华正茂,沈婳作揖后狐疑问道:“大人可是有要事?” 顾行知脸上笑意不减,“并无大事,只是后虽不能一同办事,但也算是同僚,沈姑娘初至永安,若是受了人的欺负,可要告知于我。” 顾行知说完便笑了起来,魏尚书经过两人处,瞟了眼沈婳,冷哼一声又走了。 沈婳无视了魏景升的动作,她同样笑着回应,“那后便多蒙大人提点。” 沈婳被赐官冲昏了头脑,这才想起来巡按御史是地方官,太后将她调离了永安。 “看你刚得了官,开心的嘛。”祁珩慢悠悠从顾行知身后绕出来,他眉头上扬,食指指着自己,“你得官我也出了几句话的力,怎么谢谢我?” “颂安这句话说得无理,”宣王又走过来,顾行知笑着行礼,“宣王殿下。” “若说出几句话的力,那太后和我是不是也要找沈姑娘请赏?” 沈婳顺着下台阶,“那沈婳可真没什么好东西来报答啊,只能好好办事,多为诸位分些忧。” 祁珩觉得无趣,他觉得宣王真是魂不散,这里人多,祁珩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兀自转身走了。 顾行知正跟着沈婳二人走,他却面一变,止步喊住了宣王,“殿下。” 宣王疑惑回头,“可还有事?” 顾行知正说:“前昌州雪灾的折子递上来了,梅大人请了殿下前去商议,我差点给忘了。” 宣王眉头紧蹙,“昌州雪灾?”宣王拉了顾行知的胳膊,“昌州自古便多雪灾,但往年都能应付,这年上奏了天听,必定灾祸严重。” 昌州雪灾?沈婳暗自记下。宣王想起沈婳,他又走回来,语速很快,“沈姑娘跟着其他官员走便可出,我这边有些事情要处理,可……” 沈婳知宣王的意思,“殿下自然要以国事为重,路程不长,民女可以自行。” 宣王同顾行知往立政殿内走,沈婳往外走。 此时头已然升起,沈婳抬手遮望向天边,重云密布下的太出道道光路,沈婳收了动作,脊背直,跟着众官员走出了立政殿。 沈婳边走边想着方才立政殿内的事,完全没注意到自己无形间偏离了路线。待沈婳反应过来时,长长的道上已经没有了其他官员的踪迹。 沈婳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怨道:“这病还是改不了。” 走路出神这个病沈婳自幼便有,小时候走失过几次,也没把这坏病改过来。后来不管什么时候股后面都会有个沈栗,沈婳就彻底不改了。 可现在沈栗走了,沈婳又不知自己走到了何处,她就开始像个无头苍蝇走。可她又怕自己误闯了什么地,她当即决定抓个人问问。szRUnfeNG.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