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雅氏。”皇贵妃一字一顿将字里行间的仇恨斜出来,“本的孩子没了你很得意吧,还是说你早就盼着本的孩子没了,怎么老天爷如此不公,总是让你事事如意,它怎么不将你的孩子死,你有五个亲生的孩子,就算一个一个被死,都绰绰有余,为何老天爷只将本的孩子死,不成全本的念想。” “皇贵妃,你与其整天将不甘仇恨放在我身上,你还不如仔细查查十八阿哥夭折的真相,可别被什么人蒙蔽了,我就不懂了,我子过得好过得坏也与你无关吧,为何总是盯着我,一开始我没做什么得罪你的事吧。”当然,从她身边逃离是她做过最从心、也最理所应当的事。 皇贵妃手一紧,“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胤衸到底是谁害的,乌雅氏你给本说清楚。” 芷嫣却是不理她了,到底是谁害的,自己不会查吗,她不清楚里面的头头道道,但她很清楚太子是被人陷害的,陷害太子的人也不难猜测,不是大阿哥就是三阿哥六阿哥,这三个阿哥显眼着呢。 而在这之后芷嫣就鲜少见到皇贵妃了,问起家桃,家桃也只是斟酌道:“皇贵妃身子不适,病倒回京了。” 病倒了?还要回京? 罢了,那都是皇贵妃的事。 芷嫣抿了抿,不再理会这事了。 随后是木兰秋狝,今年的木兰秋狝让人提不起兴致,皇上强撑着大病初愈的身体在蒙八旗子弟中起了一个领头作用,将一只鹿回来,意为逐鹿中原,他是独一无二的霸主,随后是让阿哥大臣们自个儿去骑了。 太子爷板着脸,任由大阿哥将他每每要下的猎物都抢走的行为,时不时观察皇阿玛的神,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也想让皇阿玛为他争一口气,呵斥大阿哥的不敬储君。 只是看得越多就越是心惊,皇上已经不在意他了,连看都不看他了,更别说什么替他主持公道。 或许他得找个时机同皇阿玛说说父子间的真心话了。 他心一慌,出去的箭刚好擦过一只兔子,大阿哥嚼着一股笑意,“哟,这不是我们大清朝的皇太子吗,什么时候成了手无缚之力的女人,你可别是什么留恋女忘了本啊。” “胤禔,你别太过分了!” “爷可一点都不过分,当初是谁害了爷嫡长子的。”胤禔冷冷扔下这句话就驾着马儿往别的兄弟奔去了。 太子狠狠捶了一下身下的马儿,马儿一惊,也往大阿哥那边跑去了。 在场的臣子都不敢出声,天家兄弟内斗,往往是旁人不进去的,只可惜皇上没有偏颇太子了,这形势还真是让人难以明白了。 夜晚时,康熙正睡于帐篷之中,夜沉沉,他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此时帐篷处的些许声响也被他听进耳了,细细碎碎的,起初他以为是风声作祟,莫名而来的一种直觉让他起了身,身边的梁九功赶紧上前。 没等梁九功开口,康熙就伸手拦住他出声了,他仔细观察帐篷外些微的细影浮动……不是风声也不是有人出去了,而是真真切切的有人在外边走动着。 可大晚上的,有谁会在皇帝帐篷边走动呢,还意图往里面窥探,除非是有心想谋害自己的人。 康熙脸一变,“还不快给朕将外边的逆贼捉起来!” 这下子帐篷里的侍卫倾城而出,立马就将外边的逆贼捉起来,等那逆贼被捉到康熙面前时,康熙的脸无比难看,居然是太子。 太子出现在这里做什么?想谋害朕,还是觉得朕在皇位上待太久了迫不及待想上位了? 种种猜想让康熙变了脸。 …… 皇上废太子了。 当消息传到芷嫣这儿的帐篷时,芷嫣还在睡中,被家桃唤醒后还有些起气在身上,但听到这个消息后什么起气都没了,整个人清醒的很,久久无法平复心情。 皇上这么快就废太子了?她怎么觉得自己出来这趟,什么游玩的心愿都没有达成,反而都让别的事给误了心态,光是十八阿哥夭折,皇上废太子之事,这一桩桩一件件的。 “几个阿哥都在皇上面前求情了,还有大臣们和蒙古亲王都在皇上面前阻止皇上废太子了。” “没有用的。”芷嫣打了一个哈欠,“越是有人求情,就越是把太子往外推了,皇上本来就说一不二的,一言九鼎。” 她清楚皇上的情,也觉得太子能撑到这个时候已经很了不起了,太子已经将皇上对他最后的容忍都耗费一空了。 “后妃子无权也没有必要手此事,太子爷要被皇上废了也仅仅是朝廷上的大事。” 几番考虑下,芷嫣沉声道:“近来就没必要出现在皇上面前了。” …… 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台行里,皇上宣称废除太子之位,任凭门外多少人阻拦废太子一事都无动于衷,康熙以“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众,暴戾□□”的罪名彻底将太子的储君之位废黜。 这下子太子的下场才叫清晰明了,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终是没守住太子之位,将一朝夙愿都毁灭于一旦。 当然废黜太子这么严重的事都发生了,处在木兰围场的臣子后妃们也不可能继续留在这里,都快快上了马车准备归京了,毕竟皇上得亲自对天下人拟旨废除太子,此等大事本来就刻不容缓,。 经过几天几夜的折返,永和一众人总算回归了所,其他妃臣子也都各归各家。 在那之后就是皇上亲自下达的有关废太子的十多项罪名,将天下人告之太子不复太子,这已是彻底将太子爷一子下了,再无起复的机会。 随后是将诸位阿哥都召到乾清里,一一分辨谁与废太子走的最近,也最容易结营私——废太子有项罪名便是结营私,恨不得将朝廷势力都收为己用。 大阿哥心里出了极大的怨气,但这还不够,废太子毁他儿子一事怎能这么容易就过去了,他在皇上面前做出一副要提皇阿玛彻底解决烦恼的做态,恨不得替皇阿玛杀了太子那个逆贼。 康熙帝看在眼里,心里起了极大的恶,十八子夭折一事至今为止还是他心中的痛,都还不明不白的,大阿哥居然在这个时候提起这种砍杀手足之事,简直是罔顾人伦,形如畜生,一气之下,他冷声将大阿哥今后的命运决定下了,当然在他眼中,这个儿子确实是不值得一提了。 “胤禔你真是让朕太失望了,不顾兄弟之情,没有孝顺之心,恨不得亲手杀了你兄弟,朕终此一生都没有让你继承朕位子的打算!” 这话刚落,还没来得及表示自己一番忠心的大阿哥傻眼了,他迅速反应过来,一双眼睛都憋出红丝了,“儿臣、儿臣有要事禀告,既然皇阿玛将太子废黜了,儿臣也没了即位的可能,皇阿玛为何不看看八弟,八弟人脉通天,又是一等一的好气度,他要是当不得皇太子,这天下也就没人适合当皇太子了。” “大哥你这是非得拉弟弟下水了吧。”胤禩一听这话,那还不清楚胤禔话里话外的意思,脸大变,“皇阿玛放心,儿臣断然没有谋求皇太子的心思,若是由此心思,必叫儿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康熙不发一眼看着胤禔、掠过胤禩还有他身后的阿哥。 事情的落幕是以大阿哥被皇上囚起来作为结局的,原因自然不是胤禩许的那个毒誓,而是三阿哥主动想皇上揭了大阿哥曾经用巫术镇魇皇太子,意图暗害亲兄弟的事实——不论三阿哥手中的证据是真是假,单说大阿哥今想杀了废太子的行径足以让他在皇上面前失了信任。 这事是废了两个阿哥,不说本来就有问题的大阿哥,在这事里,就属八阿哥败得冤屈,明明只是来走个程的,没想到一下子被大阿哥拿来给自己做了陪衬。 他心里清楚,大阿哥这是自己不好过,非得拉个人下水的心思起了。 或者说,是有谁在大阿哥身边说了一些话。 像是他们永和的阿哥太多了,多到人人都忌惮的份,可不是吗,四个有继承权的阿哥,能拉下一个就拉下一个,特别是他这个和乌雅家族关系甚好的阿哥,且四个兄弟中就属他的族势力强,还有他身后总跟着的九弟十弟。 胤禩回去的路上面无表情,拍了拍四哥的肩膀,那群混蛋,总有一天四哥会让那些东西看看什么才是厉害的。 胤禛回往了他一眼,“永和得让人低看了。”这么多人盯上永和了,不惜代价想将八弟拉下水,可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要有耐心,谁知道这朝廷后会不会看在永和还有几个阿哥的分量而不停蹦跶。 他从来不信利益之下有真情的话,能让他彻底相信的人不超过五指之数。 回府之后,四爷府立马奏请圣上休息一段时,他身子不适,极需静处,皇上眼睛一眯,同意了他这个请求。 此后四爷府有一段时间安静了,八爷府也是如此,十三阿哥因与皇太子走得太近,在某种程度上被皇上迁怒了,也是屡屡不得重用,干脆学着四哥八哥的做态躲在府中俗事都不理会了。 永和唯一一个行走在御前的阿哥又因为子实在不着调,年纪最小且没有子嗣在身,没有给其他阿哥造成极大的威胁,才得以继续从前没人注意的姿态。 排行前面的三阿哥、六阿哥等人才是彻底显现在皇上面前了,以为好几个兄弟派不上用场了,便放心在朝廷上让皇阿玛看到自己处理政事的才能,其中三阿哥身后有江南才子的文人笔杆子支持着,在朝中声势一胜过一,文人向来是百姓的口眼鼻,他们说了什么,百姓自然就信什么。 而六阿哥背靠佟家,自是非一般的能耐,朝中支持他的大臣不在少数,毕竟太子已败,哪还会有崛起的时候,在皇阿玛面前表现的机会可不多得。 从前有人认为贵妃膝下的四个阿哥才是人中龙凤,如今人们竟是要重新擦亮眼睛再看一遍了。 毕竟实打实的现实甩在众人眼前,永和一下子少了不少拜访的妃,以往寥寥数人的承乾一下子挤进了半个后的妃,还有钟粹也是如此。 芷嫣看在眼里一时间不知是笑还是哭,或者说哭笑不得吧,她是知道中人现实的,没想到现在就有人笃定承乾或是钟粹的那位会成为最终的人生赢家了,一之内就有不少人转变了风向了。 “娘娘,皇贵妃娘娘命人过去参与后妃子的聚会,怕您耽搁了时辰,刻意派了人在外边等着您。”家桃气得浑身发抖,皇贵妃怎么敢这么羞辱娘娘,这不是明摆着说娘娘就会迟到吗?还当着众妃的面将娘娘押到承乾,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能耐。 “且让她高兴吧,本说了不去,难不成她还能罔顾本的意思?朝廷或许会是六阿哥的,但这后就未必是她的,若是她有什么不的地方,就让她在本面前说出来吧。” 芷嫣清楚皇贵妃早就因为丧子之事将一肚子气憋在口了,现在儿子出息了,而她的儿子一个个的都被下来,如此强烈的对比,足以让她忘记十八阿哥的事,将矛头对准她了。 毕竟这是多年难得一见的扬眉吐气时刻。 当然,她是没兴趣过去的,过去存心找羞辱?她做不到,让她无视皇贵妃的嘲讽,她也不是受气包。 还不如安安分分留在里,任由皇贵妃得意。 皇上那儿就另看吧,她是不指望皇上给她出气了,眼下这节点,顺其自然比较好,皇上离正式寿终正寝还远着呢。 而承乾的皇贵妃在得知贵妃不来捧场后,面变了变,身边的妃立马恭维道:“娘娘,您才是里分位最高之人,是大清的副后娘娘,让贵妃过来作甚,她也不过是一跳梁小丑罢了,让她过来才是捧了她的身份,娘娘您可别做出这种事。” 皇贵妃脸稍霁,心情痛快不少,确实是这个道理,六阿哥出息,又心眼只有她这个额娘,比起乌雅氏的四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无用,她的子嗣才是最好的,胤衸在天之灵也能安心了。 他的额娘现在很好,将来也会很好的。 大清的太后之位只离她一瞬之间罢了,在佟家的支持下,三阿哥也只是哗众取宠,谁不知道文人风骨一词岂能安排在三阿哥身上,心眼都是储位之争了,三阿哥就十分干净了? 皇贵妃嗤笑一声,但更多的是高兴,发自内心的高兴,贵妃没过来,也是在某种意义上证明了她知难而退,再无以前的得意洋洋。 作者有话说: “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众,暴戾□□”采摘百度 第99章 但是不久后, 皇上突然在朝廷上说起给各个阿哥封爵的事了。 谁都知道皇上一直以来住各个阿哥的爵位,目的就是为了让太子有临朝恩封各个兄弟,只是眼下这个念想破灭了, 阿哥们的事也该提上来了。 于是在一则圣旨下, 朝廷上的几个阿哥都得了封位。 三阿哥胤祉被封为和硕诚亲王,四阿哥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五阿哥胤祺被封为和硕恒亲王,六阿哥胤祚被封为和硕恪亲王。 从七阿哥起就开始封郡王了, 其中七阿哥为多罗淳郡王、八阿哥为多罗廉郡王, 九阿哥为多罗贝勒, 十阿哥多罗敦郡王。 而十二阿哥胤祹、十三阿哥胤祥, 十四阿哥胤禵都是被皇上封为贝勒爷。 如此封位之事才算有个了断。 而胤禛被封亲王位后,皇上的另一则赐婚圣旨一并下达了, 是有关年家女儿的婚事,圣旨大概是这个意思了——致休湖广巡抚年遐龄之女年氏,汉军镶白旗人, 赋质温良, 持躬端肃,入雍亲王府为王府侧福晋。 此后年家所在佐领正式划归于胤禛属下,年羹尧成为胤禛实打实的门人了。 这亲上加亲, 谁能不说一句妙极,只可惜其他两位阿哥的神就不太好看了。 好不容易让老四知难而退, 万一皇阿玛将势力划分在老四身下, 勾起他夺位的念想了怎么办。 只可惜事情不被人愿转移。 胤禛闲暇下来的几个月并非是不做他事, 而是将神都放在和皇阿玛谈论父子之情上了, 前有在朝廷引人注目的三阿哥和六阿哥, 都是为了争夺皇阿玛地位做出一系列改变。 对比这两位兄弟, 胤禛觉得自己怎么也不能落下太多不是吗,便与皇阿玛有了书信上的沟通,无非是今两餐吃了什么,皇阿玛可有按时用膳了?平时天冷可有衣? 还有‘他以前还没做阿玛的时候体会不到皇阿玛的用苦良心,可现在多了好几个儿子女儿,非常同身受皇阿玛曾经为他们这几个让人心的儿子付出的一切,还望皇阿玛能多多保重身体,别让儿子和额娘继续担心了’,导之以理,动之以情,有多平常就往多平常写去,还给自己额娘刷了一把存在。 毕竟两个兄弟都占据皇阿玛在朝廷上的注意力了,为了以示公平,他觉得自己可以在将皇阿玛在下朝后的时间牢牢把控。 他觉得额娘的一个做法很是有趣,就是平常时候不与其他妃子争锋相对,就从平常的小事入手,让皇阿玛渐渐悉额娘的存在,此后更是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不曾被皇阿玛忘却。 他是儿子,自然是不同于额娘皇阿玛以夫相处的方式过子的,但是路是人走出来的,方法不同,但他可以借鉴,心里将皇阿玛当成君,表面上自然是父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都是一回事吗,反正在他眼里君就是父,但是怎样表现的不同就是就是他的诀窍了。 胤禛心情颇好的受过了皇阿玛的圣旨,今儿得了雍亲王的位置,足以证明皇阿玛还是将他考虑在内的,至于老三和老六如何对付,这事不急,他最应该的就是在几个兄弟面前表现出他的争储之心了。SZRuNFENG.net |